欢迎来到九鼎汇智(GWCC)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客服热线:073189678766

在线QQ:366076758

3183534321

咨询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九鼎汇智,共同分享科技商业智慧

信息资讯

行业资讯

返回

让科学评价回归科学(科技杂谈)

发布:goldenwise      发布日期:2016/3/28 15:12:34      浏览次数:66

■应该把科学评价的结果尽可能当作荣誉而不是待遇待遇和投入不宜直接与评价结果挂钩

  近些年来科学评价问题引发政府部门和学术群体的高度重视,呼吁改革之声此起彼伏那么,科学评价工作究竟应该怎样改革?

  科学研究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或者实现过去未发现或者未曾实现的事(包括规律、现象、特征、功能等),是对客观存在物本质和功能的学科性研究正是由于其高度专业性的特点,学术研究既需要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也需要能够让学者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环境。

  科学家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人和组织的关注从而产生科学评价。科学评价是研究者本人以外的人或者机构对研究者所做研究的一种看法科学研究工作是恒定的,但是由于他人或者机构看待研究的角度不一样导致了科学评价结果的多元化。通常所说的科学评价既包含了对学术研究本质的评价也包括了对研究外在要素的评价,这两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对研究本质的评价更多的是对论文、专利等成果的首次性评价它着重于评价研究工作的原创性和意义。一般而言只有那些对学者的研究领域非常熟悉、对研究的本质把握得比较准确的同行学者才能进行比较好的评价,其他的个人或组织是很难比较好地直接进行科学评价的

  科学活动外在要素的评价包括的内容就非常多包括论文的数量、发表的刊物、其他学者的引用、企业社会的关注和采用、研究经费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情况等;这些外在要素又会在职称评审、项目评审、名誉称号评审、奖励评审中得到进一步的放大科学活动外在要素的评价并不一定真正地关注到研究工作的本质核心,合理使用会激发科学研究的活力引导科学家专心致力于所研究的发现发明,如过度使用则易导致学者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行为对研究可能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如再加上社会组织直接把这些外在要素作为奖金、绩效、薪酬、待遇的评判依据这样的科学评价可能严重伤害学术体系的肌体,进而影响科学研究的发展

  科学评价应回归科学的本质尽可能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减少学术活动外在要素的关联,才可能使科学评价更科学、客观、公正为此,管理工作者应尊重科学评价的独立性在制度层面设计并实施利益回避原则,以尽可能消除经济关系、人际关系等非学术因素影响应在同行学者学术共同体内进行学术评价,且尽量减少非同行的评审但是,做好科学评价最关键还在于学者群体自身参与评价工作的学者必须只考虑学术要素和水平。学者对学术的追求既要包括对未知的探求同时也应包括对学术的坚守。如果连学者自己都不能把好学术评价的关口靠其他非学术人员来把关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怎样合理使用科学评价?笔者认为一是应该把科学评价的结果尽可能当作荣誉而不是待遇,待遇和投入不宜直接与评价结果挂钩二是应合理设计评审,控制名目繁多的科学评价特别是不要按照管理层级层层设置、层层评审;三是应正确处理科学评价与工作绩效评估之间的关系在学科评估、重点实验室评估、学校办学绩效评估等学术管理活动中合理使用科学评价的结果;四是不能依赖或片面使用各类检索工具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影响力的评价结果

  总而言之科学评价应该要有利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相反


上一篇: 湖南页岩气地质资源量预计达7.66万亿立方米 “湖南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与电磁…

下一篇: 《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让科技工作者…